肇事逃逸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海盐刑事律师
2025-05-06
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未履行救援义务或未报警的行为。根据中国法律,这种行为将面临刑事和行政处罚:1.刑事责任: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规定,肇事逃逸可能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或其他相关罪名,最高可判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若未造成严重后果,则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2.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4条,肇事逃逸的驾驶员将被吊销驾驶证,并在未来若干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同时,将受到15日以下拘留和200至2000元的罚款。3.民事赔偿责任:肇事逃逸者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误工费等。如果伤者死亡,还需支付丧葬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此外,若肇事人在未来五年内再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逃逸,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4条:驾驶员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不立即停车、疏散人员、保护现场,如实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或者采取其他妨碍事故处理的行为,处吊销机动vehicle驾驶证,并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vehicle驾驶证;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上一篇:人身损害赔偿二次起诉可行吗
下一篇:暂无 了